第172章 我好时刻记着你-《小人物闯都市》


    第(2/3)页

    “来,吃罢。南边没有的。好吃。”老杜吧碗递过来,看着我说道。

    现在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比当时的一碗面条更实在的了。在十七八岁长身体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营养补充,每天又要干很多的体力活。这碗面条在当时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没有拒绝。如果说我是在什么时候才开始真正接受大西北老乡的,也许就是从这碗面条开始的。

    这是只有在那时才有的莜面,三道工艺,很精细的程序。磨面时要把莜麦炒熟了再磨,做面条是要把面条烫熟了,做好后再把面条蒸熟了。

    那时。莜面是一种很稀罕的东西。可我却不知道。当时,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那碗面条上面。

    面条上面漂浮着辣椒油和喷香的葱花。还有能自己钻进我喉咙去的面条。没有多少时间,我就把这一大碗面条吃了一个底朝天,就连汤露都不剩一滴。

    我不知道那时的我还要嫌弃老乡什么只觉得小小的豆腐房竟然充满了家的温馨。

    屋子里弥漫着的那股味道,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老杜用他父亲一样的爱给了当时的我真正的感动。老杜自己没有吃,在一边面无表情地抽着烟。灶堂里的火光把他的脸映的少了许多的严俊。

    那刀刻一样的皱纹里,我发现了老杜的亲切。他的眼神其实也是很温和的。但却像是藏着什么忧伤。

    当他在定定地注视着灶火的时候,这种忧伤就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后来我才知道,老杜是有过家室的,但老伴死的早,做爹做娘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又得病死了。老杜也终于成了一个孤寡老头子。只有他的那只心爱的小毛驴仍在陪伴着他。

    我也知道了老杜为什么特别优待小毛驴的原因,因为那一头小毛驴已经是他唯一的家庭成员了。

    我看着那头小毛驴,你看它那忽闪忽闪着的大眼睛,好像是很懂事的呢。

    从这以后,豆腐房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早出晚归拉水磨豆腐,老杜的豆腐做的很好,全村有名。

    老杜说,豆腐要做的好,水很要紧。所以老杜坐豆腐从来不用本村的水,每次都要去相隔五里外的一个叫马脖子的村里的那口井里去拉水。一个星期去一次。

    每次去拉水,老杜的心情似乎都会很好。这天早上我一打豆腐房,老杜就会立即对我说:“去哇,拉水咯。啊。”

    随着老杜的声音,我们就关门落锁,赶着毛驴上路。

    小毛驴车上的大水桶,老杜早就装好了。

    嘻嘻,咋整个拉水的过程中,我后来终于知道了老杜的一个重大秘密。每次到马脖子村里,老杜就带着我去村口一个干干净净的大院落里面。

    大院落里有一个五十开外的老女人。瘦瘦的,能干有利落。

    见我们一到,她就把毛驴车接过去,叫她儿子+一个跟我同样岁数的男孩子去打水,然后叫我们进屋子上坑。

    她的屋子比老杜的小屋子明亮宽敞也清爽多了。只要我们一到这家,女主人就很周到,对我非常客气。而且我们一定会在那里吃了午饭才走。

    午饭有黏米炸糕和酸茎炖土豆。里面还有不大见的到的肉片。

    所以,每次去拉水,也是我心情最好的时候。

    一次, 女主人拿出一件已经做好的黑棉袄给老杜船上,老杜呵呵地笑着乐着,脸上一片开朗之色。

    无论那时我再小在不懂事再没有心眼,我也看出他们俩的关系不同一般啊!

    哈!老杜还有爱情呢。

    那一天回来的路上,老杜跟在小毛驴车后面,嘴里哼着当地的爬山小调,那真是少见的情形了。

    那件棉袄就穿在他的身上,小毛驴挺赶时间的撅着屁股拉屎,臭烘烘的,我就捏着鼻子转过身去对着老杜嚷嚷道:“老杜,驴粪好臭啊。”

    “呵呵,呵呵呵……”老杜只是呵呵的笑着,脸上的表情真是烂漫。怪不得老杜要邻村的水了,也怪不得老杜的豆腐做的最好了。

    那是有秘密的,只有我知道。

    每次豆腐出锅,前来买豆腐的老乡就会排成长长的队伍等着买豆腐。因此,他的豆腐经常不购卖。

    但老杜也不加做,卖完为止。每次结束后,我要回到知青diǎn去,老杜总是每次变戏法一样的从笼屉里变出一块豆腐来,看着我笑着说道:“趁热吃。”

    这个时候又累又饿的我,也就不再客气了,拿过来就吃,心里充满了惊喜,温暖和幸福。

    那个寒冷又漫长的冬天,我就是在老杜的豆腐房里度过的。开春后我就调到大队的学校里去做起了老师。

    虽然离开了豆腐房,但和老杜结下的这段近于父子之情的友谊却没有断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