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当时,多尔衮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身后更是有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作为他坚强的后盾。 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 只不过,他的对手豪格,也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虽然他的综合能力,确是比不上多尔衮,但这也只是相较于多尔衮而言。 作为皇太极的长子,他的能力可一点都不差,再加上身后的两黄旗,正蓝旗势力,合三旗势力,足以和多尔衮抗衡。 就这样,这几人为了皇位相持不下,眼看就要火拼起来,最后还是代善等人调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多尔衮只能妥协,议定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 就这样,多尔衮妥善地处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争夺问题,自己也向权力的顶峰迈进了一步。 可以说,多尔衮的这一方案,在客观上避免了八旗内乱,保存了实力,维护了上层统治集团的基本一致。 当然,他这一提案,可不是电视剧里面演的,那什么爱美人不爱江山,完全就是因为自己争夺皇位不易得逞,被逼无奈之下才提出来的。 用一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在两黄旗大臣“佩剑向前”的逼人形势下,提出的中策或下策,而并非是他一开始就高瞻远瞩、具有极广阔的胸襟能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尔衮的这波操作,除了两个当事人了,其他人基本上都满意,毕竟这避免了内乱。 反正其他人又当不上,也没有这个资格。 自此,多尔衮也开始了自己的摄政王之路。 公元1644年,多尔衮利用吴三桂和李自成的矛盾,率领清军成功进入山海关,并在山海关附近亲自指挥清军,将李自成大军击溃,顺势占领北京城。 随后,多尔衮恭迎顺治帝从盛京迁都至此,正式开启了清朝对华夏长达268年的统治篇章。 此后,他派遣大军南征北战,逐一瓦解了南明弘光政权、李自成及张献忠等残余势力,为清王朝一统江山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故而,多尔衮无疑是清朝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头号功臣。 与此同时,多尔衮堪称权谋界的高手一枚。 自打皇太极逝去,多尔衮登上摄政王道路后,他便踏上了独霸朝纲的征途,一路披荆斩棘,相继将济尔哈朗、豪格、代善等对手斩于马下。 随着胜利的果实越积越多,他身上的头衔,也如同芝麻开花般节节高升,从叔父摄政王一路飙升为皇叔父摄政王,最终荣登皇父摄政王的宝座。 成为了清朝开国时期,一位初炙手可热、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 不过,等他死后,顺治帝为了安抚他的旧部,还给他追尊他为皇帝,只是还没有过多久,就以企图谋反的罪名,剥夺了多尔衮的所有谥号和庙号,并将他逐出宗室,还对他进行掘墓鞭尸。 把秋后算帐做到了极点。 可以说,要不是乾小四,多尔衮这位满清的开国功臣,基本上没有平反昭雪的一天。 “多尔衮,皇太极,这对努尔哈赤的双子星儿子,这下子算是全部到齐了。”王羽看到多尔衮又出来后,顿时不由得感叹道。 皇太极强大的政治能力,在配上多尔衮强大的军事能力,这两者组合起来产生的威力,绝对是不容想象的。 不过还好,现在的努尔哈赤虽强,但还只是扶余国权臣,并没有将国王取而代之,而且,完颜阿骨打也不会让他如愿。 有了他的牵制,努尔哈赤想要将势力发展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像这次联合,如果说这里面没有长生天的操作,王羽是一百个不相信。 也只有这个草原上,最强大的势力,才能让完颜阿骨打和努尔哈赤二人,彼此放下先辈的恩怨,为了草原的利益而联合一次。 【叮咚,制衡人物第十三人,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统帅:95,武力:104,智力:88,政治:92,魅力:84;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