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长征开始9-《超时空航班》
第(2/3)页
“哼!警告你别乱称呼啊,小鬼也是你能叫的?”
他已经忘了这个小战士了。不过这个小战士显然还记得他,而且对他不接受自己的批评,反而“变本加厉”地向资产阶级靠拢——上次见到他,他穿得虽然干净得不像话,到底还是红军的军服;没想到再次见面的时候,这家伙干脆连红军的军装都不穿了,浑身上下穿的这一身,那还有半点无产阶级的味儿——的行为感到非常不满。所以听他叫自己小鬼,急忙就要划清界限。
魏承恭又愣了一下,点点头,这小战士虽然不大(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但真要论起来,起码是自己爷爷辈的。自己叫他“小鬼”,确实有些不合适。
抛开这一层关系不说,自己也才二十四岁,叫别人小鬼似乎有些把自己叫老了。
“那……怎么称呼,小同志?”
“别乱拉关系啊,你知道同志这个称呼是什么意思吗?就这么混叫?”小陶嘴里嘚不嘚个不停,一边给他把早餐端了进来。
“是什么意思?”魏承恭存心逗他——虽然是爷爷辈儿的,而且是革命前辈,不过再怎么样也就是个半大孩子。
“同志同志,就是同一个志向。我的志向,我们红军的志向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反动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说到这里,他冷笑起来:“看你穿得这么好,你的志向一定是做大生意,挣大钱,出大风头什么的吧?咱们的志向不一样,所以不能叫同志!”
魏承恭:“……那我们该怎么称呼呢?总得有个称呼吧。这位坚定的革命战士。”
“呃……”小战士抓抓头,这个问题难住他了。不许叫同志的话,他还可以称呼魏承恭为先生,这个应该没大错;可是魏承恭该怎么称呼他,这就伤脑筋了,叫老总,军爷,小兄弟?自己可不想被人说,想要向白匪军看齐。
“想不出来就先用同志这个称呼来对付着,怎么样?同志哥,现在,先来吃饭吧。”
————
(今天的内容有些狗血俗套,不过也有些干货,还有配图)
“哼!”小陶歪过脸,重重地哼了一声。
在赶来的路上,那帮特勤大队的同志仗着夜猫子眼和三弦十字弩射死了一只野狗(这种野狗现在在根据地并不少见,早先都是农村家养的狗,在白党的屠刀下,不少人家家破人亡,他们喂养的狗也就此成了野狗),所以,今天部队改善生活。这也就算了,小陶不满意的是,游击队首长又指示,特别给这家伙加多了狗肉的分量——比病号饭还多。
这里要说一说三弦十字弩。这个不是未来产品——上面有一些受力器件,特别是卡扣,是从未来定做的——是本时空特别制造的,夜间偷袭的时候用来代替无声枪。这种弩与一般十字弩的区别之处在于有三根弩弦(如果三根都不够,还可以继续增加),三根弩弦的力作用在一个卡扣上,扣动扳机的时候三根弩弦同时发力收缩,拉动卡扣,卡扣把箭槽上的箭支推出去。也就是说,三根以上的弩弦的力作用在同一支箭上,毫无疑问,这比单弦弩的射程、穿透力要强得多。再配合上特制的,箭头上带螺旋刻纹的无羽箭……在两百米距离内(一般的夜视仪的可视距离,同时也是一般士兵的作战距离),对于没有甲胄护身的哨兵来说,威力并不比枪械小。
(p.s:这是地效在《巾帼群英传》中设计的一种用来对付游牧民族骑兵的武器,有示意图,大家登陆本文的qq群和龙空地址可以看到。地效对弩不是很了解,不知道现实中有没有这种发射方式的弩。如果有,那么大家权且一笑,放过去吧;如果没有,那么这就是地效原创——估计可以申请专利了
地效从小学就擅长手工发明,曾经用纸盒子做过变形金刚。到现在,依然有一些我觉得足以申请专利的点子和想法——比如风扇摆头调节器什么的。地效也曾经想要申请个专利玩玩的,不过后来一咨询,感觉申请起来太过麻烦,就一直让这点子停留在点子状态。
书友中如果有人对这种东西感兴趣,想要申请专利什么的,可以交流^-^)
喷香的炖狗肉摆在桌子上,惹得已经两天没有见肉的魏承恭食指大动。不过出于影视作品中学来的习惯,魏承恭还是问了一句:“那个……今天部队的伙食这么好吗,这肉大家都有的吃?”
“吃你的吧,你管那么多?这是特供给你的。比病号饭都多了一倍。”小陶没好气地答道。
“病号有多少——我是问你们游击队中病号有多少人,不是问病号能吃到多少?”
“你想做什么?”小陶疑惑。
魏承恭把菜碗里的狗肉朝饭碗里赶了几块,然后把整碗肉都递给了小陶:“这一点儿分给整个游击队的战士们估计是不够了,给病号们送过去吧。”
“哼!”小陶虽然还是哼了一声,不过脸色倒是好了不少。
他们这支游击队脱离大部队时间还不久,没有经过几场战斗,所以伤员很少;至于说病号……除了师政委顾作霖这个肺结核,还真没有(废话,留下来的人是要打出威慑力的,连中央直属的特勤大队都留了三分之二下来,其他人肯定也不能拖后腿不是?)。
小陶端起肉碗,直接跑去找自己的首长顾作霖去了。顾作霖正在跟粟大将计划着该怎么把魏承恭带来的这些东西储藏起来,看见小陶端起一大碗肉跑过来,奇怪道:“这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