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调兵遣将-《求生在西晋末》
第(2/3)页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帮着朝廷击败王敦叛军,苏峻心头隐隐涌上几丝悔意。只是眼下再后悔也晚了,只能尽快想些补救措施。
“昔日本将勤王,天子与我执手,让我北却燕国,谆谆教导犹有在耳。然谁知庾中书妄听谗言,视某为心腹之患,欲除之而后快。但我苏峻绝不会反叛朝廷,罢了,我这就上书天子申辩,请有一立足之地,以为国效命!”
苏峻虽恼火朝廷过河拆桥,但正如徐玮所言,而今朝廷刚刚平定王敦声威正盛,冒然与朝廷作对,绝非明智选择。
“主公,要闹也不能您一个人闹,想必这个时候祖约、郭默三人亦接到了同样的调令,您应该联合淮南其他两位藩镇一同闹将起来。如此既能壮大声势,让朝廷有所顾忌,又能让朝廷事后法不责众。”
听了徐玮的建议,苏峻微微颔,随即他立即修书送往广陵、淮南两地,邀请郭默、苏峻共同对抗来自朝廷的打压。
很快苏峻联合祖约、郭默分别以各种理由上书拒绝前往建邺任职,与此同时三人为了防备朝廷对付淮南,遂结成同盟并大肆扩充兵力,试图拥兵自重。
且先不提风起云涌的淮南,单说燕王卫朔定下西征大计后,燕国上下便开始着手为西征做准备,先各种物资开始往西北云集,同时兵力也在调动之中。
由于燕王将亲征西域,各路将领纷纷向枢密院申请随行。面对众将纷纷请战,枢密院十分头疼,对于众将心思枢密院高层如何不清楚?除了想上战场捞功劳外,大多是想借着出征机会,与燕王殿下来个亲密接触。
毕竟不是每个将领都能有幸跟随燕王出征,特别随着燕国日益强大,日后燕王亲征的机会自然会越来越少,不少将领都希望能抓住眼前这个难得的机会。
枢密院很快就被如雪片儿般的申请书淹没了,但手心手背都是肉,高瞻、温峤、鲁昌等枢密院高层也不知让哪位将领出征好,最后只能将难题抛给卫朔解决。
卫朔接到高瞻、温峤的汇报后,同样感到问题棘手,他没料到自己亲征竟会引起这样的麻烦。
嗯?!也不能说是麻烦,毕竟甭管理由是什么,众将不畏战、敢战总是好事。
“先说说你们有什么看法?”卫朔没有直接说出自己想法,反而询问起温峤、高瞻。
温峤、高瞻对视一眼后,最后由温峤站出来道:“大王,臣以为众将请战是好事,最好是从中征调部分将领从征,以免挫伤大家的积极性。”
说到这儿,温峤话音一转,“不过,考虑到各地边防压力,以及功勋大将不宜再立大功以免封无可封等问题,枢密院认为此战宜以新晋将领为主。”
卫朔文言微微颔,他认为枢密院的顾虑十分正确。就拿北宫纯、毛宝、段文鸯等人来说都已曾立下赫赫战功,而冉瞻、荀灌娘、索苞、邓岳、周抚等新晋将领却缺乏立功机会。
第(2/3)页